中國時報【仇佩芬╱新聞幕後】
卸下副總統職位一個多月,蕭萬長除了一場感恩茶會外,幾乎從媒體上消失。然而昨天這場公開演講,蕭萬長除了坦率指責朝野內鬥拖垮台灣競爭力,更甘冒大不韙,點名馬英九總統念茲在茲的「公平正義」已淪為迷思,讓總統府忙不迭出面解釋。核心幕僚透露,這篇演說由蕭萬長親自撰寫,事前完全未讓總統府知情,用意就在發揮他卸去公職後的超然身分,說出「政府不能說的話」。
儘管只是應媒體之邀擔任會議主持人,蕭萬長的這篇演說卻不只是禮貌性的場面話。核心幕僚透露,為了這場演說,一個多月來,蕭萬長與多位企業和學界人士討論,親自執筆撰文,更數易其稿,完整呈現蕭萬長對當前財經情勢的看法。
據了解,蕭萬長在卸任之前,已逐步建構出為台灣經濟情勢建言的藍圖,並在幾場公開演講中提出「加值島」觀念;在卸任後的感恩茶會上,蕭萬長也曾當著馬英九的面,點出政府施政困局。昨天的演講內容,可說延續其一貫主張。
幕僚透露,蕭萬長雖婉拒在卸任後繼續主持總統府財經小組,但五二○之後,馬英九曾數度就當前財經議題向蕭萬長請益,蕭萬長也依其承諾提出建議。但蕭萬長認為,針對個別議題的建言,不足以梳理當前台灣經濟情勢的一團混沌,馬政府要實現黃金十年願景,仍需要一個更全面且具體的財經論述。
這段期間,不斷有企業界及學界人士向蕭萬長提出民間的問題與需求,希望他協助解決,讓蕭萬長更加認定應該在適當時機提出更全面的建言,一方面為老長官馬總統解惑,同時也為台灣經濟發展提出解答。
此外,蕭萬長也認為,在當前朝野對峙氣氛下,很多意見無法獲得理性討論,政府立場更常受政治力扭曲。幕僚表示,蕭萬長認為自己的民間身分恰可以更超脫的立場發言,一方面說出政府不能說的話,同時也讓朝野政黨聽進他的忠告。
為了達到這一目標,蕭萬長在構思這篇演講時完全未與官方人士討論,更未讓總統知情,希望以絕對的民間身分確保論述的客觀,進而激發社會討論。儘管總統府的急著回應,但從馬英九火速致電感謝看來,蕭萬長作為總統「經濟導師」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。
■ 時事民調/前副總統蕭萬長點出,台灣陷入三項內耗,請問你認為最嚴重的是?